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先秦儒學主題研究
Topical Studies of Pre-Qin Confucianism 
開課學期
110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伍振勳 
課號
CHIN7490 
課程識別碼
121 M144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博雅312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2人
外系人數限制:1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是關於「先秦儒學」的專題研究。以思想史的眼光來看,此所謂「先秦儒學」,係強調這是在歷經帝制時期「經學」化以及現代學術轉型為「學派」化之前的儒學型態,因而應該將其重置於先秦學術的脈絡認識之。本課程規劃的研究課題,將探討先秦儒學對於「道德論」與「名辯論」兩個思想主題所開展的思索與論辯,從而認識其中的理論內涵與思想史意義,以期認識先秦儒學的思想特質與發展脈絡。具體的討論題綱,請參見「課程進度」。
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將探討先秦儒學對於「道德論」與「名辯論」兩個思想主題所開展的思索與論辯,從而認識其中的理論內涵與思想史意義,以期認識先秦儒學的思想特質與發展脈絡。 
課程要求
一、本課程的授課方式包括三個部分:一是授課老師「導讀」(以先秦儒學的原典為主);二是共同「討論」先秦儒學關於「道德」、「名辯」之思的主題文獻(結合原典解讀與相關研究論著的論點),從而探索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課題;三是以前述的導讀、討論為基礎,修課同學必須完成一篇具有問題意識的期末書面報告。
二、本課程規劃兩個思想主題,下分6個子題,修課同學請依授課進度,在課堂討論之前,上傳預習心得,篇幅以一頁為度。整學期至少上傳3個子題的預習心得。
三、本課程成員在課堂的導讀、討論、報告所提出的學術觀點,如果具有學術的原創性,或擬後續撰寫成文者,他人應該尊重其著作權,避免不當運用該學術觀點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 備註: 原則上訂於每週三下午(14:00-17:00) 請先以e-mail聯繫,約定時間。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預習心得、課堂討論 
50% 
 
2. 
期末書面報告 
5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-6週
  一、先秦儒學的「道德」之思:
1-1.孔子的「仁」說與「道+德+仁+藝」論述結構:如何界定「仁」與「道」、「德」的關係?
1-2.簡帛〈五行〉的「五行」說與「德之行=天道」論述結構(附:孟子):「五行」的德行系統論是如何形成的?
1-3.荀子的「統類之行」說與「禮義之統=道德一」論述結構:如何解讀「道德」複合成詞的思想史意義?
 
第7-12週
  二、先秦儒學的「名辯」之思
2-1.孔子的「正名」、「知言─知人」說與君子言、行的準則:如何解讀孔子所謂「正名」與言、行的關係,以及子思所謂的「言有物,行有格」(〈緇衣〉)?
2-2.孟子的「論世─知人」、「養氣—知言」說與以「道」為權之辯:如何解讀從孔子到孟子的「知人」、「知言」說的思想史意義?(附:《墨子‧小取》論「辯」)
2-3.荀子的「正名」、「解蔽」論與以「道」為權之辯:如何解讀從「名言」論到「名辯」論的思想史意義?(附:《春秋繁露‧深察名號》的「名號」論)
 
第13-16週
  報告初稿上傳、報告、互評 
第17-18週
  期末書面報告上傳